1、《考生报名登记表》上所有内容将由专人采集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因此填写要工整、规范,要保持整张表的清洁与平整。表中的文字内容请用楷体填写,方格内的数字不要触及方格边缘,以免无法识别。填写时表下桌面要平整、清洁,以防表格破损或弄脏,影响信息的可读性。
2、看清内容及代码,小心填写:
●姓名:用汉字书写,填写在下划线上方,从左到右每字一格,中间不留空格。单姓单名,后两格留空;单姓双名,后一格留空;复姓双名,四格用完。实际录入时,可以在GBK汉字库的范围内录入。所有在系统中无法输入的汉字,在录入时用两个半角问号(“??”)代替。
●电子邮件地址:输入时必须是半角数字或半角符号。
●性别:参照方格后的代码表,在方格内填入相应性别的一位代码,并在方格后对应的性别代码上打“√”确认。
●出生日期:前四格填年份,中间二格填月份,后二格填日期。月份与日期不足两位的前面补“0”。如1990年5月12日出生,则填1 9 9 0 年0 5 月1 2 日。
●婚否:已婚考生单选项,在方格内填入“1”,并在方格后打“√”确认。该项缺省为未婚(“0”),未婚考生不必填写此项。
●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个人准确18位身份证号码,未办理身份证或未换领18位号码身份证的需向户籍所在派出所询问自己的18位号码,将号码按顺序填入方格内。18位身份证号码带有自校验功能,请务必准确填写。
●班级:填入班级顺序号(顺序号由报考单位自编),不足两位的第一位补“0”。
●考生类别:参照方格后相应的代码表,在方格内填入相应考生类别的一位代码,并在方格后对应的考生类别代码上打“√”确认。
●户口所在地:在方格内填写四位的户口所在县(市)代码,并在方格后的下划线上用汉字填写县(市)名称,代码及县(市)的规范名称请在《县(市)位码对照表》中查询。
●民族:选择自己所属民族的代码填写于方格内,并用汉字将所属的民族写在方格后的下划线上。民族代码如下:
01 汉族 |
02 蒙古族 |
03 回族 |
04 藏族 |
05 维吾尔族 |
06 苗族 |
07 彝族 |
08 壮族 |
09 布依族 |
10 朝鲜族 |
11 满族 |
12 侗族 |
13 瑶族 |
14 白族 |
15 土家族 |
16 哈尼族 |
17 哈萨克族 |
18 傣族 |
19 黎族 |
20 傈傈族 |
21 佤族 |
22 畲族 |
23 高山族 |
24 拉祜族 |
25 水族 |
26 东乡族 |
27 纳西族 |
28 景颇族 |
29 柯尔克孜 |
30 土族 |
31 达斡尔族 |
32 仫佬族 |
33 羌族 |
34 布朗族 |
35 撒拉族 |
36 毛难族 |
37 仡佬族 |
38 锡伯族 |
39 阿昌族 |
40 普米族 |
41 塔吉克族 |
42 怒族 |
43 乌孜别克 |
44 俄罗斯族 |
45 鄂温克族 |
46 崩龙族 |
47 保安族 |
48 裕固族 |
49 京族 |
50 塔塔尔族 |
51 独龙族 |
52 鄂伦春族 |
53 赫哲族 |
54 门巴族 |
55 珞巴族 |
56 基诺族 |
97 其他 |
|
|
|
●报考单位:报考单位是指考生参加高考报名的单位。四个小方格用来填写报考单位代码。通过学校集体报名的考生(考生报名的学校必须是考生参加高考所在考区范围的学校并且已被编入《全区高中阶段学校代码与名称对照表》中),在《全区高中阶段学校代码与名称对照表》中找到该学校代码,即为报考单位代码,填入方格内,并在方格后的下划线上用汉字填写对应的学校名称。直接在当地招办报名的考生,报考单位代码填“9999”,在下划线上填写报考单位的名称。
●政治面貌:参照代码表,在方格内填入相应政治面貌的两位代码,并在方格后的下划线上用汉字填写对应的政治面貌名称。政治面貌代码如下:
01 中共党员 02 中共预备党员 03 共青团员
04 民革会员 05 民盟盟员 06 民建会员
07 民进会员 08 农工党党员 09 致公党党员
10 九三学社社员 11 台盟盟员 12无党派民主人士
13 群众
●毕业学校:毕业学校指区内考生高中阶段毕业学校。在《全区高中阶段学校代码与名称对照表》中找出毕业学校代码填入方格内。其他学生,如同等学力考生、在职人员考生、外省毕业回我区考试的考生等在《全区高中阶段学校代码与名称对照表》没有对应毕业学校代码的考生,此栏填代码“9999”。在方格后的下划线上用汉字填写毕业学校名称。
●毕业类别:参照方格后相应的代码表,在方格内填入相应毕业类别的一位代码,并在方格后对应毕业类别的代码上打“√”确认。毕业类别应与毕业学校的相关类别相同。参加高等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对口招生测试、“3+2”直升生及三二分段制小教大专阶段招生的高职专业的考生,其毕业类别必须与相应的考生资格要求一致方可报考。
●选考科目:指考生的选考科目,在方格内填入相应考试科目的一位代码,并在方格后对应考试科目的代码上打“√”确认。2008年我区采用“ 3+小综合”科目设置。“3”是指语文、数学(分文、理)、外语3门科目,是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小综合”是指“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文科综合”是指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的综合;“理科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的综合。文史类、艺术文类考生考语文、数学(文)、外语和文科综合,填报志愿时文史类考生可以选报文史类的所有专业;理工类、体育类、艺术理类考生考语文、数学(理)、外语和理科综合,填报志愿时理工类考生可以选报理工类的所有专业。具有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对口招生、“3+2”直升生、三二分段制小教大专阶段招生、保送生及单招生资格并且不拟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应选择“未报考”(“0”)。
“3+2”、对口考生报考普通高职高专者,每一名考生只能有一次录取机会,即无论是“3+2”、对口,还是普通高职高专,一旦被录取即不能换录,否则将失去录取机会。由于2008年“3+2”、对口招生录取工作在普通高职高专录取之前,因此,考生在报考时必须持慎重态度。
●外语语种:参照方格后相应的代码表,在方格内填入相应外语语种的一位代码,并在方格后对应外语语种的代码上打“√”确认。
●是否“3+2”中职升高职:此项专指“3+2”形式五年制高职教育分段考试。考生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 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2005年批准录取入学的“3+2”形式五年制高职在中职阶段学习的三年级毕业学生;2. 完成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成绩合格,获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此类考生在方格内填入“1”,并在方格后打“√”确认。不符合以上条件的考生不能填此项。“3+2”中职升高职考试采取单独命题、单独考试。此类考生如不拟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只报名不报考),应在“选考科目”一项中选择“未报考”(“0”)。
“3+2”考生报考普通高职高专,每一名考生只能有一次录取机会,即无论是“3+2”还是普通高职高专,一旦被录取即不能换录,否则将失去录取机会。由于2008年“3+2”、对口招生录取工作在普通高职高专录取之前,因此,考生在报考时必须持慎重态度。
注意:符合“3+2”中职升高职报名条件的考生必须参加当年的高考报名,否则将无法得到教育部的学籍电子认证。
●是否中职毕业生报考对口高职专业:此项专指中等职业应届毕业生报考对口高职专业。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 中等专业学校2008年应届毕业生;2. 获得与招生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报考高级护理专业的考生除外);3. 在校学习成绩优良。所学专业为区属高校对口招生的高职专业或相近的高职专业。此类考生在方格内填入“1”,并在方格后打“√”确认。不符合以上条件的考生不能填此项。中职毕业生报考对口高职专业采取单独命题、单独考试。此类考生如不拟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只报名不报考),应在“选考科目”一项中选择“未报考”(“0”)。
对口考生报考普通高职高专,每一名考生只能有一次录取机会,即无论是对口还是普通高职高专,一旦被录取即不能换录,否则将失去录取机会。由于2008年“3+2”、对口招生录取工作在普通高职高专录取之前,因此,考生在报考时必须持慎重态度。
注意:符合中职毕业生报考对口高职专业报名条件的考生必须参加当年的高考报名,否则将无法得到教育部的学籍电子认证。
●是否“3+2”中师升小教大专班:此项专指“3+2”小教大专三年级学生阶段性考试。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 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2005年批准录取入学的三二分段制小教大专三年级学生;2. 完成中师阶段学习,成绩合格。此类考生在方格内填入“1”,并在方格后打“√”确认。不符合以上条件的考生不能填此项。“3+2”中师升小教大专班采取单独命题、单独考试。此类考生如不拟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只报名不报考),应在“选考科目”一项中选择“未报考”(“0”)。
“3+2”小教大专考生报考普通高职高专,每一名考生只能有一次录取机会,即无论是“3+2” 小教大专还是普通高职高专,一旦被录取即不能换录,否则将失去录取机会。由于2008年“3+2”、对口招生录取工作在普通高职高专录取之前,因此,考生在报考时必须持慎重态度。
注意:符合“3+2”中师升小教大专班报名条件的考生必须参加当年的高考报名,否则将无法得到教育部的学籍电子认证。
●保送生类型:各类保送生(包括奥赛获奖保送生、公安英烈子女、体优免试生)应选择此项。此类考生在方格内填入相应保送生类型代码,并在相应的保送生类型代码上打“√”确认。如在报名时间截止前未获得保送资格确认的,可暂不选择,但必须向被保送学校提供考生个人的普通高考报名号(12位)和身份证号码(18位),以便有关学校向广西招生考试院报送备案信息。此类考生如不拟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应在“选考科目”一项中选择“未报考”(“0”)。
注意:各类保送生必须参加当年的高考报名,否则将无法得到教育部的学籍电子认证。其他考生不得选此项。
●单招生类型:各类单招生(包括体育、外语小语种、职教师资班、特教、优秀技工学校毕业生招生单招生等)应选择此项。此类考生在方格内填入相应单招生类型代码,并在相应的单招生类型代码上打“√”确认。如在报名时间截止前未获得单招生入学资格确认的,可暂不选择,但必须向被对应的招生学校提供考生个人的普通高考报名号(12位)和身份证号码(18位),以便有关学校向广西招生考试院报送备案信息。此类考生如不拟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应在“选考科目”一项中选择“未报考”(“0”)。
注意:各类单招生必须参加当年的高考报名,否则将无法得到教育部的学籍电子认证。其他考生不得选此项。
●加考科目:本项可多选。选择方法为在相应加考科目前的椭圆上打“√”。其中,“区内艺术术科”指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统一举办的艺术术科统考。考生在报名参加艺术术科考试(包括参加区外艺术院校组织的艺术术科考试)时应向所报名院校提供自己的普通高考报名号(12位)和身份证号码(18位),否则将直接影响考生的艺术成绩备案,最终影响考生的录取。
体育类术科考试只考身体素质,即:100米跑、立定跳远、双手原地后抛实心球(男6公斤、女5公斤)、800米跑。
●照顾类别有关栏目说明:
(一)“省级及以上科技发明创奖”指: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
(二)“奥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国家及国际竞赛获奖者”指:
1. 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以及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
2. 下列全国竞赛一、二等奖者:
(1)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2)“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3)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3. 下列国际竞赛获奖者:
(1)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2)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
以上各奖项的奖项名称及获奖学生名单,教育部均以2006年、2007年、2008年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形式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予以公布。能否获得加分或具有保送生资格,以教育部以此形式公布的获奖项目名称和获奖学生名单为准。
●家庭电话:包括区号、电话号码(如有必要加分机号),也可以填写手机号码,总长(包括数字和符号)不得超过25位,输入时必须是半角数字或半角符号。
●委托联系电话:没有家庭联系电话的考生可将最便于联系的上述类型的联系号码填写在本栏,总长(包括数字和符号)不得超过25位,输入时必须是半角数字或半角符号(亲戚或教师家的电话可作为委托电话,并告知受委托人在高考录取期间注意接听电话)。
●其它电话:填写其它便于与考生联系的上述类型的联系号码,总长(包括数字和符号)不得超过25位,输入时必须是半角数字或半角符号。
注意:为利于各院校与考生取得联系,确定录取有关事宜,考生应尽最大可能提供有关电话联系办法。
●录取通知书寄送地址:指考生录取通知书最直接的寄送地址,不强制要求是所在中学的地址。请用汉字填写,应尽量详细准确以避免误投递。
●邮政编码:将上款所述地址的邮政编码按顺序填入方格内,每格一位数字。
●本人简历:如果超过三项,按时间顺序填写最后三项。并且必须将每行的相应内容全部填写,不能空缺。
●奖励处分:建议只填写高中阶段及之后的奖励处分有关内容,内容较多的可根据重要性自行取舍。
●由考生所在单位或招生办填写部分:由考生所在单位及招生管理部门根据有关政策和考生个人或有关单位提供的材料确认并填写。其中,有关体优生的参赛成绩与运动员等级的对应关系,参照《高考报考指南》予以确认。
特别提醒:
对表中所有栏目,考生必须按照填表说明提供如实、准确的信息。欢迎举报弄虚作假行为,经查实后将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
未经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同意(以户口簿登记的姓名、时间为准),请不要试图借高考的机会更改姓名。
擅自更改姓名(指报考姓名与报名时户口簿登记的现用名不同者)以及身份证号、出生日期、民族等信息错误,将给你的学籍电子注册、入学、办证、就业等带来麻烦,甚至可能有所损失。